布累迪宁,化学名咪唑立宾(Mizoribine,MZR)。是Mizu—no.K,MTakada.eta1.1971年从Eupenicillumbrefeldianum霉菌的培养物中发现的一种咪唑核苷类代谢药.分子量259KD。近年来在临床上用于抑制肾移植时的排斥,但国内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尚不多见。为此,我们对接受肾移植的1O名患者.在应用普乐可复(FK506)/环孢素A(CsA)、泼尼松(Pred)的基础上加用MZR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受者资料按照入选标准选1O例病人,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2~49岁(sF均38.5岁)。原发病均为肾小球肾炎,均为首次接受移植者。移植前均行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淋巴毒试验阴性.PRA全部阴性。供者资料年龄23~32岁,肾功能正常。无心脏及肝脏疾病,血清CMV、HBV、HCV、HIV均阴性。热缺血时间少于7min。冷缺血时间5~13h。 1.2处理方法 1.2.1免疫抑制方案全部患者均为初始治疗药物,服药在3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在术中血管开放前及术后1、2d静脉给予甲基强的松500mg,术后第3日起改口服强的松.初始量8Omg/d.逐日减量.术后2周时2Omg/d.1月时15mg/d。CsA+MZR+Pred三联疗法6例。MZR用药方案:临床观察初期采用.MZR初始量为2~3mg/kg·d早餐后口服。术后1月给予维持量1~2mg/kg·d早餐后口服;CsA初始剂量为5~7mg/kg·d.术后3月内维持CsA谷值浓度250~350g/L,峰值浓度1000~1400g/L。FK506+MZR+Pred三联疗法4例.MZR用药方案:临床观察初期采用.初始量为1~2mg/kg·d早餐后口服;术后1月给予维持量1mg/kg·d早餐后口服;FK506起始量为0.15~O.2mkg·d.术后3月维持血药浓度8~12/~g/L。 1.2.2观察指标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生化检查: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及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尿素氮、肌酐、尿酸。尿常规检查:尿量、尿蛋白。移植后1、3个月的2次移植肾活检结果。 2结果 2.1AR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内,1O例患者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血生化检查恢复正常.尿常规检查:尿量正常、尿蛋白阴性,移植后1、3个月的2次常规移植肾活检结果均提示无AR发生。 2.2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内,所有患者未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腹泻、感染、及尿酸升高等药物并发症。 2.3人、肾存活情况术后3个月内。1O例患者无1例死亡。移植肾均存活。人、肾存活率达100%。 2.4所有患者在观察期满后均对布累迪宁表示满意并有继续服用该药的愿望。 3讨论 MZR是由霉菌Eupenicillumbrefeldianum酵解物中提取的水溶性眯唑核苷酸类抗生素,在体内由腺苷激酶分解成具有活性的单磷酸化形式.在机体被腺苷激酶磷酸化变成有活性的磷酸化物。通过抑制IMP和DNA合成.影响单磷酸肌酐向次黄嘌呤单核苷酸的转换。MZR能选择性地抑制T、B淋巴细胞。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后来的研究发现它亦可应用治疗狼疮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肾病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抑制机制与MMF相似.可通过抑制鸟苷合成而抑制淋巴细胞表面糖蛋白的糖基.抑制后者与细胞间的粘附作用.进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另外.近年的研究发现.它与神经碱钙蛋白抑制剂(包括CsA和FK5O6)联合应用可产生明确的协同作用,使免疫抑制作用增加。 Ohashi等比较了MZR与MMF在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两组排斥反应发生比率相近,而MMF组CMV组发生比率较高。术后继发性糖尿病(PTDM)发生则低于MZR组。本研究结果证实,在肾移植术后3个月时。采用MZR治疗的患者均行常规移植肾活检,均未发生急性排斥。f临床中,我们还发现MZR能较好的克服应用MMF引起的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以及胃肠道副作用,故MZR在肾移植的作用优于用MMF的疗法。本研究证实肾移植早期应用MZR是安全的,但是MZR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MZR的价格较MMF低.能有效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毒副作用较Aza和MMF轻。安全性好.可作为Aza和MMF治疗的替代药物。 |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4-19 20:54 , Processed in 0.0476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