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00多位肝肾移植者同吃年饭 本报讯(记者刘睿彻 李艳梅)“我原来想活到60岁就满足了。把您老一看,我一定要活到80岁。”昨日,52岁的肝移植者何进(化名)紧紧握住陈老先生的手,给这位73岁、已成功肾移植11年的老者拜早年。 昨日,约150位曾在汉接受过肝移植或肾移植的患者首次聚会,在汉口一酒楼举行“甘胜联谊会”,同吃年饭。 记者看到,酒楼内充满欢声笑语,丝毫看不出这些是经历过生死折磨的重病患者。酒席散后,不管年轻年长,他们又相约跑去K 歌。 武汉肝友会会长何进说,之所以叫“甘胜联谊会”,一是社会上还有部分人不理解肝、肾移植者。之前他们曾打着肝友联谊会的牌子聚餐,结果旁边订座的人都吓跑了;再者,取这个名也意在享受生活的甘甜与美好,迎接胜利。“活着的每一天都要活得美丽”。 肾移植22年 秘诀是心情好 73岁陈老先生黑发浓密,他说,他还不是手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人。肾友乐园的群主“空嫂”介绍,联谊会里有个洪湖患者,术后28年仍很健康。 家住江岸区的王良(化名)肾移植手术后已经22年,他的秘诀是“别吃太饱、别吃太好,心情要好”。他进一步解释心情好:能帮别人一分钱,就别只帮半分钱。 肝移植9年 成了羽毛球高手 联谊会有一个通讯录,上面幽默地写着,原装时间即出生年月,组装时间即手术时间。赵明(化名)的组装时间是2002年1月,肝移植手术已经9年。肝友们说他是羽毛球高手,4个人车轮战术打他一个,都打不赢。赵明说,开始锻炼打球,每天只能打几分钟,慢慢坚持下来,现在打一两个小时不成问题。 愿将遗体捐献 肝移植患者陈剑与苦等7年的女友石卉去年11月喜结连理,本报曾做报道。昨日,他俩是接受祝福最多的人。陈剑说肝友移植者包括家属都有一种心愿,将来捐献遗体回报社会。肝不行了,还有其他的器官,只要对社会有用。 联络这次联谊年饭的“勿忘我”,是肾友群里的知心大姐。她9年前做了肾移植手术,4年前又患上甲状腺癌,再次动了大手术。她毅然到市红十字会签了捐献遗体协议。当时女儿反对,她劝道:“妈妈的命就是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给的,希望将来能回报社会。” 昨日,还有专门从河南、黄石赶来的肝、肾移植病友赶来找组织。 |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7-3 18:53 , Processed in 0.0275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