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于2010年11月4日曾报道,我省临泉残疾男子杜国锋在江苏南京的“肾移植风波”:在外乞讨的杜国锋被人制造了一个假身份后,在南京鼓楼医院被肾移植。昨日,记者从杜国锋父亲处获悉,在阜阳市残联、法律援助等部门的支持下,杜国锋父亲多次上访,日前,江苏省三家单位最终同意支付8万元生活救助给杜国锋,条件是杜国锋一家不再纠缠。杜国锋父亲已经同意这一结果。 今年43岁的杜国锋是我省临泉人,因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残疾。为了生计只好外出乞讨,2009年在徐州乞讨时,他路遇了一位美容店老板——张安君。张安君对这个街头乞讨人员热情招呼,不仅嘘寒问暖,还答应给他介绍工作。结果,在张安君父亲的带领下,2010年,杜国锋在宿迁市皂河镇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张安民,张安君失散多年的同胞兄弟。带着这个身份,杜国锋又被带到了南京鼓楼医院,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了张安君。这对“结义”兄弟躲过层层关守,实现了肾移植。按照公安部门的调查,双方属于自愿,但杜国锋的“张安民”身份确属假冒。 随后,回到老家的杜国锋却称自己一直被欺骗和利用了,当时根本没有达成协议,自己属胁迫,杜国锋的家属坚持向这位好心的“兄弟”索要赔偿。 对于杜国锋的说法,张安君却称捐肾从一开始就是其自己主动提出来的,甚至做假身份证也是杜国锋自己提出来的,当地警方也支持了张安君的说法。 自从杜国锋回到临泉后,其家人就找到阜阳市残联、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寻求帮助。今年1月5日,杜国锋的父亲手持一面锦旗赶到阜阳市残联表示感谢。在残联等部门的努力下,江苏省三单位最终提出给予杜国锋8万元生活救助,条件是杜国锋及其家人不再对此事纠缠。 “此事的关键是杜国锋在肾移植前被制造了一个假身份证,我们在第一次去南京时就从南京鼓楼医院调取了这份证据。”阜阳市残联维权办公室主任孙涛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杜国锋的父亲前往阜阳市残联求助,他就和阜阳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一位律师赶到了南京。随后,杜国锋的父亲又到江苏省信访局等单位上访。 去年12月,江苏省信访局、南京市卫生局、南京市鼓楼医院等多家单位,与阜阳市信访局、残联以及临泉县田桥乡政府等人员,集体协商处理此事。经过协商,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出3万,南京鼓楼医院出3万,江苏省信访局出2万,三家单位一起联合出资8万元,作为生活救助给杜国锋。条件是杜国锋及其家人不再就此事纠缠。 “现在这三家单位给予的是生活救助,但对于杜国锋来说,失去的肾是不会再回来了。 ”阜阳市残联一位副理事昨天在接受采访时称,此事发生后,阜阳市残联一直支持杜国锋维权。 “如果没有公安部门给发出的假身份证,这起风波就不会发生。我认为,杜国锋捐肾本身就是一个欺诈行为。事后,杜国锋父亲前往江苏等地警方报案,但又都没有立案。 ”他表示,虽然事件告一段落。但如果杜国锋就此事在法律上进行维权,残联将继续支持他。 “从这件事情上,我担心的是,杜国锋的事件只是个开端,会有更多在外的残疾人会遭遇相同的遭遇,残疾人自身的保护能力就弱,希望社会对他们的权益更加重视。 ” 昨日,杜国锋的父亲告诉记者,对于此事的处理结果,他虽然签字了,但心中仍觉无奈。 “钱还没拿到手,说是一个月一个月的发。 ”对于这一说法,记者了解到,8万元救助款已经打到杜国锋所在的田桥乡财政账户,并按照调解会议纪要的要求,将这笔钱分月支付给杜国锋,每月300元。但阜阳市残联的人表示,估计每月发放一到两年后再一次给杜国锋,毕竟现在物价涨的快,货币贬值等因素也得考虑进去。 同时,记者从杜国锋父亲那获悉,杜国锋现在又再次外出乞讨,这次他没再去江苏,而是在省城合肥。 “家里穷的很,他不出去要饭,也没办法。 ”杜国锋的父亲无奈地说。(记者吴尚) |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7-3 17:08 , Processed in 0.0272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