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患者黄女士在台上深情洋溢的介绍自己术后旅游的快乐生活
西部网讯(记者 王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名肾移植患者今天共聚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肾病患者交流会”,在会上许多名肾移植患者,讲述了自己术后的生活,有的肾友还表演了才艺节目,大家在欢快的气氛中互相激励共勉,并对为自己捐献肾脏的人士表示了致敬。 黄女士是一名肾移植病友,康复后进行了长途旅游,先后到达美国和加拿大的诸多城市,留下去多珍贵的照片,同时黄女士还参加了肾病病友之间举行的“运动会”,夺得了跳远冠军,在黄女士的讲话中处处流露出她对生命的豁达和生活的热爱,她的讲话让许多病友看到了希望。 中国肾移植现状:被移植者是极少数人 从1988年至2000年,全世界共有137347例肾移植,其中活体肾移植的数量占30%。我国亲属活体肾移植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1999年全国共开展了5000多例肾移植手术,其中只有76例是亲属供肾的肾移植手术,不到总数的2%,2004年我国肾移植数量约有7000例,活体肾移植的比例上升至约4%,但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国外。 根据专家们介绍,活体供者移植手术是从活体供者获取一个器官或器官的一部分移植给受者。一般可开展活体供者移植手术包括肾、肝、肺、胰腺、小肠五种手术类型。肾移植开展最多,由供者捐献自己两个肾脏中的一个;肝移植也开展较多,由供者捐献肝脏的一叶;肺移植、胰腺移植极少开展;小肠移植仍处于实验状态。在器官严重短缺的现状下,亲属活体移植无疑为等待移植的病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亲属器官移植在父母、兄弟、姐妹、超过18岁的子女等近亲中进行,也可以在祖父母、叔叔、舅舅、姑姑、姨姨、侄女、外甥女、侄子、外甥和堂表兄弟姐妹等远亲中进行。在我国,活体器官捐献者必须年满18周岁,受者限于亲属和婚姻关系3年以上的配偶。目前世界上活体肾移植的最长存活时间为40年,高于尸肾移植的存活时间34年。 西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西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相当一部分肾功能衰竭患者往往因为经济或远离透析中心而放弃治疗,碰到这种情况,医生往往是掩面叹息。为解除患者痛苦,肾内科在方便、经济的腹膜透析治疗方面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探索。 1999年,卫生部批准在一附院成立“陕西省肾脏移植中心”,“陕西省器官移植质控中心”也设立在一附院肾移植科,负责指导和组织协调陕西省的肾脏移植工作。肾移植科率先在西北地区成功开展了亲属活体肾脏移植,目前已经成功开展263例,患者长期高质量存活。肾移植科还首先提出了活体供肾移植“家庭自救”的原则、2010年建立了规范化亲属活体肾移植审核程序和供受者“风险受益比”评估,成为陕西省行业内活体肾移植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一附院肾移植科最早开创了传染性肝炎受者肾移植的临床实施和研究,打破了肝炎患者进行肾移植的禁忌,扩大了肾移植的适应症;创新地对多囊肾尿毒症者进行不切除原病肾移植,改变了多囊肾患者肾移植前必须切除原双侧病肾的传统,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提高了移植效果。一附院肾移植科有先进、完整、全面的肾移植登记系统,在组织配型、免疫抑制治疗、感染防治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器官移植医疗、教学和科研体系。在传染性肝炎肾移植、老年、儿童等高危患者移植、多囊肾肾移植、亲属供肾活体肾移植、基础研究、总体移植规模和效果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交大一附院党委副书记马辛格在会上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共成功移植5000余例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肾脏病医院由肾脏内科、肾移植科、血液净化科联合组建,在全国著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薛武军教授的带领下,将肾脏病的早、中、晚期诊疗及临床基础研究整合为一体,构建技术全面、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肾脏病学科。肾脏病医院拥有全国著名专家、在西北肾脏病学界和患者中享有盛誉的冯学亮、薛武军教授,西北肾脏病、肾移植、血液净化知名专家尹爱萍、田普训、蒋红利教授以及丁小明、潘晓鸣、冯新顺、燕航、谢立怡等青年博士骨干组成的强大技术团队。
肾病医院血液净化科拥有德国进口血液透析机、连续性肾替代CRRT治疗机、德国Louer水处理系统等国际一流的诊疗设备,年透析近30000例次,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血液净化技术最全面的单位之一。肾移植科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移植专科、也是最大的的肾脏移植中心之一,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作为西北地区器官移植组织配型技术培训中心,已孕育并协助国内23家医院开展5000余例肾脏移植。 肾病医院开展多器官联合移植、干细胞移植、胰岛细胞移植的系列研究,开辟以移植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新领域,肾脏穿刺病理检查技术、免疫抑制剂续贯治疗、免疫封闭治疗、免疫吸附治疗、西北唯一能够开展小儿腹透等诊断手段,填补了肾病领域多项空白,不仅在西北地区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而且在全国同类学科中长期处于先进地位。 西安交大一医附院肾病医院院长薛武军接受记者采访
肾病检查年年做 病友交流能量大
西安交大一附院肾病医院的薛武军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针对慢性肾脏疾病高发特点,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改变传统的“治病”观念,提倡加强随访与院外管理。甚至像这样的交流会一年要搞上一两次,才能有效地了解肾移植病人的生活情况,这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也有利于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情况。同时这样的交流能量很大,许多肾移植患者听了做手术时间比自己长的患者的讲话,看到他们实实在在的健康生活,从心里对自己的疾病产生了不恐惧,相信自己的意识,这种意识在肾移植病友身上的能量是非常大的。 |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7-3 11:35 , Processed in 0.0290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