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杂志报道,2005年,美国做了1.6万个肾脏移植手术,比10年前增长了45%。但是在这段时间里,等待合适肾脏移植的患者增加了119%。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盖里·贝克尔和著名经济学家朱里奥·乔治·伊莱亚斯曾在一篇文章中预见,“金钱的刺激将有效增加器官的供应,从而大大减少器官市场上病人的等候时间以及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的死亡率。”
但也有人觉得把人体器官作为商品来交易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还有一些人担心多数的器官出卖者是穷人,有人会在不完全了解风险的情况下卖掉自己的肾脏。
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斯教授运用经济学上的搭配理论,将其应用到医学领域,协助设计了新英格兰肾脏交换项目,使得患者和亲友能够不通过买卖,自愿进行肾脏配对交换。
罗斯教授解释说,住房问题和肾脏捐赠问题存在类似情况。“住房的情况是:有些住房是空的,市场上却有些人没有住房。肾脏的情况是:有些人急需一个肾脏,而有些人可以捐出一个肾脏。”
据美国《匹兹堡邮报》报道,美国有四大机构在组织类似的肾脏配对移植项目,如俄亥俄州的配对捐赠联合会和配对捐赠系统,马萨诸塞州的新英格兰肾脏交换项目,马里兰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配对肾脏交换项目。
目前在荷兰和韩国也分别有一个配对捐赠系统。韩国的配对捐赠系统更是以较多的利他捐赠者而闻名。
在美国,多数的器官捐赠是由一个全国性的器官分享联合网络来管理的。里斯主任希望这个组织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数据库,供肾脏交换项目使用。
器官分享联合网没有很快进入肾脏交换领域的一个原因是,一直到最近,人们都不知道这种交换是否合法。
为了禁止买卖器官,美国法律禁止通过给予贵重的报酬来进行器官交换。虽然配对移植有很多好处,但是这种做法自诞生之日起,就被一些伦理学家质疑“是否等同于用肾脏来‘购买’肾脏”。
随着更多的人选择配对捐赠,医疗社区已经开始支持这种做法。美国医学杂志在2005年发表文章,强烈支持配对移植。
保险公司也加入进来。肾脏移植的成本虽然很高,但是远远少于常年在血液透析中花去的费用。
美国司法部在今年4月4日通过一项备忘录,裁定联邦法律将不再阻止肾脏的成对交换。这为全国肾脏交换网络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并将使整个器官捐赠领域得到改善。
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肾脏移植团队在2001年完成了第一个配对肾脏移植手术。2006年11月14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肾脏移植团队将5个女性捐赠者的肾脏移植给5个受助者,其中3个男性,两个女性。
中国教育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忠华教授说:配对交换移植在中国“出过一例,中国的第一例就是我做的……到现在,据我了解只有一例,还有一例未经证实”。
陈忠华教授认为配对交换移植“是很常规的事情,荷兰、美国等很多国家都有。荷兰前几年最多的一次是50个人通过电脑集体配对,在几天内全部做完。这种方式在中国也可以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