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用凯时、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性慢性肾脏病并轻重度蛋白尿,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为我院综合科住院病人,男23例,女2例;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72.4岁。其中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性肾损害8例,肾动脉硬化4例,糖尿病肾病并肾癌1例,肾移植术后并慢排1例。均有轻重度的慢性肾功能损害,Scr 126~250μmol/L。 1.2 方法 病人在常规控制血糖、降压治疗的同时采用凯时每日10μg+0.9% NS100ml/d静点,10~15天,黄芪注射液20~30ml+0.9% NS250ml/d静点10~15天。 1.3 观察项目 用药前后分别抽血查血清肌酐、尿蛋白定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以上病例经治疗观察血清肌酐、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用药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见表1表1 凯时、黄芪治疗前后其指标比较 3 讨论 现在认为尿蛋白持续≥1g/d,是提示肾功能不全快速进展的标志之一。特别对老年性慢性肾脏而言,随着肾脏结构和功能的老化及治疗上的困难,加快了慢性肾功能损害的演变过程。因此,对老年性慢性肾脏病治疗的探索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以上结果提示,凯时、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性慢性肾脏病并轻、中度蛋白尿有效,能有效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减少尿蛋白,具有延缓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效果。凯时是脂肪微粒包裹PGE1的制剂,在肺内不易失活,能靶向性地在病变血管和炎症病灶聚集[1]。在局部以小剂量达到较大的药物效能,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源性PGE1具有强大的舒血管作用,其通过抑制细胞游离钙而选择性的扩张微血管,并阻止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效应。改善微循环及肾血流动力学。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提取物,以往研究认为有保护肾脏的作用[2]。近来研究发现黄芪能下调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减轻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减轻肾小球硬化的程度[3]。可显著改善肾病时下丘脑精氨酸血管加压素以及依赖性通道水孔蛋白-2的变化,提高肾小球滤过率[4],起到利尿消肿作用。在对体外培养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实验中观察到,黄芪能促进人肾间质细胞的HGF/c-met系统快速升高,抑制TGF-β的表达,减少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并能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对损伤的细胞进行修复[5]。另外,黄芪还可通过基因传录水平促进肝脏白蛋白合成,提高血浆白蛋白的水平[6]。能增强脂蛋白酯酶与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表达,促进甘油三酯、胆固醇降解,并从循环中清除,起降血脂作用[7]。黄芪还具有抗氧自由基的功能,其减少氧自由基生长,促进氧自由基清除,有利于损伤细胞的修复。两种药均具有抗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TXA2的合成与释放,改善RBC的变形能力,减少RBC的聚集性,从而抑制血栓形成[8],因此,2种药联合应用,具有明显协同作用,而且副作用少。笔者认为其效果确切,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陶定波.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的临床观察.中华实用医学,2003,5(6):29. 2 鲁盈,李惊子,郑欣,等.黄芪当归合剂对肾病综合征血清和肾小球硬化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8:478. 3 倪兆慧,张庆怡,钱家麟,等.黄芪皂苷对人系膜细胞基质分泌和β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16(5):303. 4 马骥,陈靖,顾勇,等.肾病综合征大鼠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和V2受体与水孔蛋白-2的研究及黄芪的治疗作用.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9,8(4):315. 5 牟珊,张庆怡,倪兆慧,等.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c-met表达的作用.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2):137. 6 李丽英,王海燕,朱世乐,等.黄芪当归对肾病综合征鼠肝蛋白的表达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95,75(5):276. 7 李宁军,李惊子,王海燕,等.黄芪当归合剂对肾综鼠脂蛋白脂酶与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8):484. 8 高炎莎,高飞,安峥,等.凯时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2,2(4):13. 作者单位:550004 贵州贵阳,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综合科 |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4-19 20:59 , Processed in 0.0829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