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达8%-9%。”昨日是第三个世界肾脏病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在门诊部举行了大型的宣传义诊活动,肾脏病专家免费为上百名患者进行肾脏病健康教育及义诊。全军肾脏病中心、新桥医院肾内科主任袁发焕教授呼吁,预防肾脏病极其重要的是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体检时不要忽视尿常规检查。 40岁以上人8%-9%有肾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8%-9%,比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还高。为什么这么高?袁发焕教授介绍,起主要原因是随着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不合理的变化,如某些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食盐等)进食过多,体力活动过少,同时工作压力加大、精神紧张度过高、睡眠不足,以及酗酒、吸烟、各种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以及继发于上述代谢性疾病的慢性肾病率日渐增高。其次是各种感染、滥用药物或不规范用药所致的药物性肾损害也是其原因。所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肾脏病是极其重要的。 60%的人体检时不查尿常规 昨日,记者在义诊活动现场看到,45岁的柳先生拿出他近日做的体检结果,想问问专家他的肾脏是否有问题,医生翻看了体检结果,CT、肝功、肾功、B超、心电图等等全都有,就是没有尿常规这一项检查。 据袁发焕教授介绍,现在60%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在体检时,都觉得高端的PET、CT、MR等检测更可靠,有了这些先进的检测手段,常规的尿常规、大便常规能省就省,实际上,PET通过追踪细胞的活动可区分开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但是对于如炎症和结石就难识别了,而尿常规可以查出很多疾病,如泌尿系统、肾结石、肾脏病、输尿管结石、血尿、糖尿病和细菌感染等,尿常规对炎症的检查非常有效,若发现尿液中有很多的白细胞,白细胞大于5个/HP提示泌尿系统感染,这些检查高档的设备不一定能检查出来, 但是一个小便常规就能显出其效果。 “肾功能检查与尿常规检查不一样。”袁教授介绍,很多人都害怕自己的肾脏有问题,以为做了肾功能检查就可以排除肾脏有问题了,其实肾功能检查只有在肾脏被损坏了50%的情况下才有所表现,而肾脏损伤在早期就已经有所表现了,这时查尿常规就可以体现出来。所以提醒市民,到医院做一个小便常规检查,就可以初步筛查是否患有慢性肾衰病,这项检查简单又经济,只需要13元,尿常规检查是不能被高档常规检查代替的。 高血压、糖尿病人中一半的人不知要定期查尿常规 家住荣昌65岁的陆老先生,20年前就查出有高血压,这20年里他一直吃着降血压的药,期间从来没有做过肾脏检查,近日,老人的全身浮肿了,到医院一检查--尿毒症,需要做肾移植手术。 很多高血压、糖尿病人都知道要控制好病情,经常到医院测量血压和血糖,但到医院做尿常规检查的却很少,不足一半。为此,袁教授介绍,从临床上统计,有50%的高血压、糖尿病人不知道要定期查尿常规,等到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一查多半都是晚期。高血压引起心、脑、肾等多脏器的并发症,导致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临床统计,42%的高血压患者最终有肾脏并发症,10%的高血压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而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较低,有时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如果不进行尿常规化验,不能发现泌尿系感染,就会耽误治疗。因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小心预防肾功能损害,建议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尿常规。 |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7-4 20:20 , Processed in 0.0273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