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三肾网 首页 生活养生 查看内容

服药时喝多少水合适

2008-4-16 20:44| 发布者: 宋3| 查看: 277| 评论: 0

有的患者服药时喜欢干吞药片,也有的患者以为水喝得越多越好。服药时应当如何饮水呢?这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有关。
  服用大多数药物宜饮水200毫升~400毫升
  一般情况下,患者服药前应当先喝一口水湿润下咽喉部,服药后再饮用200毫升~400毫升水。这不仅利于患者排出体内的毒素、早日康复,还有利于药物的运输、崩解、分布和吸收,更好地发挥疗效。
  人的食道有3个生理性狭窄,如果干吞药片或饮水很少,药物容易停留在食道生理性狭窄处的管壁上,对黏膜造成刺激。有资料显示,适当的饮水可使药物在半分钟内通过食道到达胃中,而干吞药片需5~10分钟方可到达胃中。
  固体药物只有在溶液中完全崩解后才可吸收。如果干吞药片或饮水很少,药物仅靠少量的胃液很难完全崩解。特别是刺激性的药物如果在胃中没有足够的水分稀释,不能完全崩解成小颗粒,会由于局部浓度太高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或溃疡。
  药物在溶液中方可均匀分布,特别是胃黏膜保护剂类药物,可以在胃壁上均匀地形成一层保护膜,既能中和胃酸,又能起到保护炎症黏膜或溃疡面的作用。而干吞药片或饮水很少,就无法发挥保护胃黏膜的药理作用。
  大多数药物是在小肠被吸收的,适当饮水可增加肠道的蠕动,提高药物在肠道的溶解度,扩大药物在肠道的吸收面积,有利于发挥药物的疗效。
  服用部分药物宜饮水500毫升以上
  医生经常嘱咐感冒发烧的患者一定要多喝水,这也与服药有关。这类患者通常需要服用解热镇痛药,一方面多数解热镇痛药对胃有一定的刺激,需多饮水稀释其在消化道的浓度;另一方面患者服药退烧后可因大量出汗而造成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也应当多饮水进行补充。
  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药物的代谢产物在尿中的浓度取决于尿量的多少。特别是服用部分抗菌消炎药物,其代谢产物对肾脏有一定的影响,服用此类药物必须多饮水稀释其在尿液的浓度,加速其排泄。
  服用部分药物不宜马上饮水
  口服止咳糖浆类药物时不宜马上饮水。这类药是将止咳消炎成分溶于糖浆或浸膏中配制而成的一类药物,患者口服后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益于缓解咳嗽。如果立即饮水将稀释药物,降低黏稠度,破坏保护膜,影响疗效。

最新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4-19 05:08 , Processed in 0.0538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