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器官移植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延长器官移植患者的存活时间和保持移植器官的良好功能。因此,移植手术的成功仅仅是新生活的开始,患者应该通过长期规律随访、采用高效安全的免疫抑制方案和合理的饮食锻炼来提高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命。% z4 ^ w. P8 l6 E
但专家同时指出,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只重视手术成功与否,对术后如何延长器官的存活及患者的生存期,如何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缺乏重视。“一些移植术后时间比较长、恢复比较好的患者,久病成良医,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不错,就自作主张随意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的剂量,或随意换药。”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陈忠华教授介绍说,“如果不慎服用了未经广泛临床验证的抗排斥药物,移植器官发生排斥反应或出现副反应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并有可能引起相关的并发症,使移植器官及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都受到影响。患者有可能不得不再回到血透或等待二次移植的处境,身体上、经济上都蒙受巨大损失;而对于目前移植器官资源短缺现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器官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 y4 Z# w2 G u 陈教授希望通过这次运动会,鼓励更多的患者树立术后康复信心,同时呼吁患者对术后康复、规律随访以及合理用药引起足够的重视。 / Q% i3 g3 v$ K5 X$ [( u 5 ?0 i& m8 x' u L5 w 目前,中国有尿毒症患者近120万人,等待肾移植的病人约有50万人,而每年有幸接受肾移植的患者只有6000例左右;每年有近数10万患者等待肝移植,而有幸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只有2800例左右。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能够找到合适的器官供体进行移植手术的病人是非常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