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84|回复: 0

[血透] 加强对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2 10: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血液透析可以看作是人生中重大的挫折与不幸。若病人对此反应过于强烈,或反应失当,采取错误的对策的话,常常会导致病人各系统功能紊乱,影响血透治疗的实施.但如果医患配合,共同克服困难,必将能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限。
, B) d/ c+ y, Q# M6 m) o5 h& \) r
7 m* Q; n1 m1 w+ Z

7 L- c# _" l5 @6 ?              诊断尿毒症的初期阶段
( B1 R( n9 C- Z* W4 m/ L% `5 Z4 d1 I2 @7 `' j# ^& h6 j
尿毒症患者大多有慢性肾脏病史,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等,即使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城市、大医院,在肾脏专科医师的积极治疗和密切监视下,肾功能仍不可避免地进行性恶化而进入肾脏衰竭终末期.如果是经常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的病人较易接受医生的劝告,能在心理上接受血透,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或因医疗条件所限,或因医学知识水平较低,或因机体耐受性较强,常会在出现尿毒症严重并发病时方来就医,一旦得到晚期尿毒症的诊断,听到仅能靠透析才可挽救生命的宣判时,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这时就会想:“发病这么短,怎么会是这病呢?会不会是医生搞错?难道没别的方法治了?”等等。或怀着侥幸心理。总之是对一辈子透析下去不甘心.然后,亲朋好友介绍这个偏方,那个神医,不怕跑万里,不惜抛千金,天南地北找个够,试来试去,病情日渐加重.再次就医时,不是心衰就是高血钾或严重酸中毒,丧失了最佳透析时机,病人倍受痛苦,家属饱经折磨,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当病人初次接受医生血透治疗的劝告时,要冷静地面对现实,所谓“慢性肾衰尿毒症终末期”表明双肾巳缩小,肾小球硬化,肾间质与小管纤维化,肾功能仅为正常人的1—5%,无法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任何物理化学的方法都不可能使其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哪些小报、广告,患者更要冷静地分析,不可否认确有好转的病例,但一定要了解,这家医院是不是正规医院,医师是否已经国家批准行医,有无肾脏专科知识,治疗的是急性肾衰还是慢性肾衰,成功病例有无科学数据,有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成份是什么?有无毒副作用?当然更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小报、广告不少是骗局、假广告,就笔者近三十年行医经验而言 ,无一例终末期尿毒症用偏方、验方等非透析疗法长期存活,而吃亏上当,四处举债,最终命赴黄泉者多不胜数。
; t! p6 d9 {" ~* E7 F. \. F$ q  q+ ]( w, h- Q3 G: [) ?
  0 {, ]9 m. r+ Z- W( G* d- l
" s9 s) w9 r( U' v$ \# F" l' ^
                     血液透析初期阶段
# w+ V5 l1 O  B: E6 L7 ~5 ^5 a. r6 S& i. S7 A+ q5 `$ Y
当患者无奈地接受血透治疗后,首先是对透析的恐惧与紧张,尤其是性格内向,个性怯懦者,对医护人员的脸色、只言片语非常敏感,医护人员稍有言语怠慢,面色不悦或动作失误,都会给病人造成极大心理压力。因此,医务人员和蔼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沉着的操作常可化解病人的恐惧心理.当经过一段时间的诱导透析,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后,患者食欲大增,体重迅速升高,很容易诱发心衰、高血钾,此时应向患者宣传控制摄人量的必要性,并指导他们如何选择食物,向他们介绍食物成份表,尤其是对那些文化程度较低、平素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的人要反复讲解,具体指导.经过1—2个月规律透析后患者精神好转,或因经费困难,或因路途较远,或因性情急躁,常会提出减少透析次数的要求.这时应劝导他们,按照国际标准每周透析时间要达12—16小时。而我们目前每周2—3次,每次4—5小时的透析仅是维持生命的最低要求,一旦减少次数,病情反复,再加强透析更加费钱费事。; c* J. K% S0 ~, g# b8 C  r9 V, i
6 z0 L  z5 }/ q% j
                      # f: t( A- i8 R( Y0 l( T+ {* T

5 ?% {, z/ Q  o' ~: p                      长期维持性血透阶段$ n) Z2 p2 t- k% V6 ~% p# t2 r
3 z) b" p3 t. y" b* g, X( b2 g. V
经过几个月或几年的透析,患者大多有了一定的体会和经验,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但也深知血透只是能清除水分及部分毒素,恢复部分内分泌功能,并不能完全代替肾脏功能,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还要每周二、三次往医院跑,十分苦恼,叹道,“这什么时候是个头”,“还有何出路?”当得知还有肾移植这唯一的出路时会提出:“要多少钱?”“成功率有多大?”“我适合做肾移植吗?”等问题,医生应详细向患者解答这些疑问,以使病人和家属选择.有条件肾移植者多一条生路自然欢喜,无条件者则悲观失望,有的甚至已走上绝路.还有些病人由于长期透析经济拮据,夫妻反目、子女不孝、家庭失和而影响情绪,此时应尽可能多做单位、家属的劝解工作,并向患者讲解血透一样能很好地维持生命,国外有存活25年以上的病例,我国存活10年以上的病例也不在少数.随着科技进步,内分泌替代疗法,如促红素、活性维生素D的问世,也给血透病人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 w7 n  ?9 _5 i; C$ H8 X9 G
5 r- I+ W0 y. ^' v7 ~: X 有的患者因生病,对家庭、单位、社会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管不问,不读书,不看报,甚至电也不看,不活动,不交往,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这对于疾病的恢复十分不利,会引起各器宫功能的退化.家属和医护人员应鼓励他们融人家庭,融人社会,让他们参与家庭大事的决策,和家庭成员共同上街购物,外出游玩,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家庭一个重要成员,而非累赘.在病情恢复到一定水平时,鼓励他们回原单位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他们感到自己仍是社会一分子,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8 @- x! E- g8 `( L1 \        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是每一位患者的愿望,也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的情绪,坚强的信心,恰当的活动,适时融人社会,是对每个透析患者最基本的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7-4 07:46 , Processed in 0.0300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