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病因不同,病理变化多样的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逐渐发展,有蛋白尿、血尿及不同程度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于患病2-3年或20-30年后,终将出现肾功能衰竭。& n! T) D6 }+ t* S8 |$ c' M) T. u
慢性肾炎病因不清,其发病机制和急性肾炎相似,是一个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但为何导致慢性过程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存在某些免疫功能缺陷有关。免疫功能缺陷可使机体抵抗感染能力下降,招致微生物反复侵袭;机体又不能产生足够量的抗体,以清除致病物质(抗原),致使抗原能持续存留机体内,并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组织,产生慢性炎症过程。此外,非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在慢性肾炎的发生与发展中亦可能起重作用,如健存肾单位代偿性血液灌注压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跨膜压力及滤过压增高,均可引致肾小球硬化。疾病过程中的高血压,长期存在,可导致肾小动脉狭窄,闭塞,加速肾小球硬化。5 ?5 [" u" f/ e" d3 S& c
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 ?, w0 S" Q9 E. {; P8 A* \ 1.前驱症状 患者并无急性肾炎或链球菌感染史,难于确定病因。
' @8 r) {1 Y; m7 Y 2.起病 方式不一,有些患者开始无明显症状.仅于查体时发现蛋白尿或血压高。多数患者于起病后即有乏力、头痛、水肿、血压高、贫血等临床症候,少数患者起病急、水肿明显,尿中出现大量蛋白,也有始终无症状直至出现呕吐、出血等尿毒症表现方就诊。
( U0 X, u& n1 x8 q5 c, \3 S6 n$ t& | 3.血压 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多为轻、中度,持续存在。. J. o! ^/ I1 z5 X& ^3 N8 `+ P G
4.尿的改变 是慢性肾炎必有的症状,尿量多数较少,在1000毫升/日以下,少数可出现少尿,常伴有水肿;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者,尿量增多,并伴有夜尿多,水肿不明显,甚至出现脱水征象。/ U0 S! T) s( `8 y/ Y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可有头痛、头晕、食欲减退、疲乏、失眠等,这与高血压、贫血、某些代谢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关。
$ m8 P, F l4 d& p3 ^ 6.贫血 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致红细胞的分化、成熟、释放减少有关。
$ Y7 ^0 g8 P7 I) L) t) l 7.其他 常因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而出现心功能不全,尿中长期蛋白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有些患者可以水肿、或高血压、或反复发作为其突出表现,临床上习惯将慢性肾炎分为普通型、高血压及急性发作型(见1985年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但这三型不是截然分开,常有重叠和转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