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1|回复: 0

人为什么会生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 17: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认识自己的身体吗?我们的身体蕴涵着无数神奇奥妙的精巧机器,终日不知疲倦地精密运转着。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每一个人体细胞都是一座微型电台,它能发射出频率为150赫兹的无线电波,只低于收音机的收听频率。——最小的“电台”。
    人体各处布满着1000多亿根纤细的微小血管,如果全部连接起来,几乎长达10万千米,可绕地球两圈多。——最长的“管道”。
    人体的新陈代谢大部分是化学变化。在数百种称为“酶”的催化剂的调控下,数不清的化学反应按照一系列严格复杂的方程式依次进行。这一切,绝大多数是在最小的“化工厂”——只有1.5千克重的肝脏里进行的。——最小的“化工厂”。
    人的心脏可以连续工作一百多年,每天泵出血液>8吨,三年半时间所泵出的血液足可浮起一艘万吨巨轮。——最卓越的“水泵”。
    肺犹如一台发动机,推动人体氧化代谢的速度。肺在胸腔扩张最大时,能容纳4.5升的空气。据计算肺吸收氧的面积有129027平方厘米,同一间小房子的面积一般大。另外,肺的内表面积比皮肤面积大50倍。——最原始的“发动机”。
    人体之躯全靠骨骼支撑,骨骼是空心的,但有许多适应力学要求的纹理结构,每平方米的骨头可以承受1吨的重压。——最奇特的“钢筋”。
    这些神奇奥妙的精巧机器会不会停止运转?人生病和这些机器的运转有没有关系?未必每个人都思考过。几乎每个人都生过病,但人为什么会生病?
    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学科给出的答案可谓“丰富多彩”,如现代医学中的“细菌、病毒和其它一些微生物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环保学的“人类生存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疾病的多发”;心理学的“现代社会学习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身心压力加大是致病诱因”等等,应该说都有道理,但都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林海峰大师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按照辩证法的观点来解释,不外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他进一步解释,外因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不利因素,如细菌、病毒、微生物、不良环境等等;内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缺陷。内因起决定作用。换句话说,致人生病的关键原因不在细菌、病毒、微生物,而在人自身的免疫系统。为什么?林海峰大师打了个比方:国家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每个国家都备有训练有素的士兵、精密尖端的武器及先进的防御系统,昼夜不停地监视并维护整个国家的安全。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国家,也会时刻受到诸如细菌、病毒、灰尘、寄生虫和霉菌等“敌人”的进攻。但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不生病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也有一支军队——免疫系统。当微生物攻击人体时,健康的免疫系统就会立即投入战斗。两军交战,自然是兵强马壮的一方胜出。在强大的免疫系统面前,微生物就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强大的免疫系统保护我们免受感染的侵害,这与我国传统医学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古训是一致的;但一支羸弱的军队很快就会对入侵者投降——当免疫系统营养失调或是因为某种原因过分虚弱时,我们就会生病。当然,免疫系统过分敏感也不行,这就类似于一个国家的军队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对着自己的老百姓滥施攻击,红斑狼疮、牛皮癣等疾病都属于免疫系统的盲目攻击造成的。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 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很多人一听到医师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都会显现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希望用切、割、毒、杀等外来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会没来由地产生吗?世上绝对没有这种“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话,通常患者都会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经一连熬了好几个通宵;有些人会说,自己最近吹了冷风、淋了雨;有些人则说,工作的压力很大,常常头痛又失眠。事实上,诸如此类现象,都是导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话说,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觉性够的话,自然能够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标。
    所以说我们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7-4 10:16 , Processed in 0.0316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