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三肾网 首页 移植知识 查看内容

移植后慢性肾损害的病理及临床分析

2007-8-5 07:47| 发布者: 宋3| 查看: 560| 评论: 0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0年第1期第9卷论著作者:陈惠萍 曾彩虹 尹广 殷立平 王建平 黎磊石单位:陈惠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南京,210002);曾彩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南京,210002);尹广(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南京,210002);殷立平(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南京,210002);王建平(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南京,210002)关键词:慢性肾损害;肾移植;病理...
  摘 要 目的:了解移植后慢性肾损害的病理类型及可能诱发的原因。 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1985年3月至1999年6月因移植后慢性肾脏损害行肾活检的97例肾移植患者。 结果:移植后慢性肾脏损害的病理类型以慢性排斥(慢排)最多77例(79.4%),系膜病变11例(11.3%),新月体肾炎3例(3.1%),膜性肾病2例(2.1%),IgA肾病2例(2.1%),溶血性尿毒综合征2例(2.1%)。高血压的发生率为71.1%,蛋白尿68.0%,镜下血尿占15.5%;78.3%的患者肾功能减退。对比慢排与非慢排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二组在供肾年龄(分别为33.4±6.2岁和26.8±5.3岁),急性排斥(急排)发生率(46.7%和27.2%),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16.9%和6.0%),肾外结核感染率(5.41%和1.63%)及高血压发生率(70.1%和61.4%)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蛋白尿(83.1%和13.9%)及肾组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阳性率(13.09%和1.36%)差异极显著(P<0.001)。 结论:移植后慢性肾脏损害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仍为慢排。与慢排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供肾年龄,急排发生率,DGF及CMV感染。高血压和蛋白尿对移植肾的远期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CHRONIC RENAL ALLOGRAFT DYSFUNCTION

CHEN Huiping ZENG Caihong YIN Guan YING Liping WANG Jianping LI Leishi

  (Research Institute of Nephrology,Jinling Hospital.Nanjing University Clinical School of Medicine.Nanjing,210002)

  Key words renal transplantation chronic renal allograft dysfunction pathology

  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及临床应用,使得急性排斥反应(简称急排)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移植肾早期成活率显著提高[1]。当今,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已成为肾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肾移植后慢性失功患者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加速移植肾失功的可能原因。

  1 对象和方法

  1.4 各种异常指标的诊断标准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指术后1周内SCr未降至正常,或呈进行性上升,并需行暂时血液净化治疗者;移植后高血压指肾移植后血压持续>18.7/12.0kPa(140/90mmHg)。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7-6 07:41 , Processed in 0.0429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