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肌酐持续增高,对每一位肾病患者来说都是很害怕的事情,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U3 H# f% z% N/ [
早期降低血肌酐有很大重要性。各种肾病初其多以微量蛋白尿为首发症状,病症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就会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尿素氮等有毒物质难以排出体外,体内数值增高。随着肾功能的损伤,血肌酐、尿素氮数值不断上升,最后发展到尿毒症。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反映了肾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他们的水平越高,肾功能的损伤程度越严重。在一般情况下,血肌酐与血尿素氮之间的比值约为1:10。因此,积级治疗早期肾病,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是治疗和预防肾功能不全阶段最主要手段。% r# Z, S$ `+ d6 x
血肌酐升高是因为肾功能损伤后不能排出体外而导致的,当前一些药物仅是降肌酐,而不去修复基底膜,体复受损的肾脏,这样肌酐是不会下降的,既使下降,那也是暂时的,很快就会又升上来,如应用爱西特活性碳等药物及晚期透析疗法都是如此,有过此经历的很容理解。
" s; ~/ u4 t. K1 _" Y 实际上,肾病血肌酐升高是以微小循环损伤,肾小球硬化和基底膜损伤为主要病理变化的。采用微化中药手段治疗,主要去清除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的免疫复合物和病变组织,同时修复肾小球基底膜。只要将受损基底膜修复后,改变了肾脏结构,扩大了肾小球滤过面积,血肌酐就会逐渐下降,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此时一定要预防感冒,控制饮食及情绪、不要劳累、控制血压、血糖等因素,保护好肾功能。只要注意到这些,血肌酐一定会降下来!' A1 L+ \! S& j6 F1 z `5 p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血肌酐升高后,血尿素氮也经常会伴随升高,有时也可见两项单独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一般是肾功能不全的肾病的两大表现和指标。一般情况下,血肌酐升高超过177umol/l就是肾功能不全,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尿素氮也主要是肾功能损伤,尿素氮不能较好地从尿中排出而在血液内浓度升高,如果单纯尿素氮升高,血肌酐不升,意义不大,可做观察。其次有少部分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也可出现一过性的血尿素氮升高的情况,主要见于高度水肿,因少尿使血中的尿素氮不能随尿排出,蓄积
8 W% V/ L6 [( Z3 w3 X# I: k于血液中所致。如果血肌酐和尿素氮都升高,治疗与血肌酐升高治疗一样,通过治疗肾脏滤过功能提高后,血肌酐下降,尿素氮也会随之下降。
6 r5 [( u, k, s+ R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只是一味的用利尿药,认为尿量上去了尿素氮就会降下来,可是这只是治标之法,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病情,况且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假象蒙蔽患者。采用微化中药就是要阻断肾脏纤维化的进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肾功能,扩张肾动脉,增加受损肾脏有效血液灌注,增加对肾脏供氧,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肾小球内压,促进肾小球修复、受损病变组织结构改变、功能恢复。从而增加尿量,使尿素氮从体内排出,缓解患者中毒症状。9 k, g" l5 e; {/ P# \( U" X
采用微化中药疗法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治疗肾功能不全、病尿毒症,主要根据导致肾脏血液灌注障碍的病因病理进行治疗,除了降低肌酐、尿素氮外,还有以下表现:
( H4 h9 X' D3 j ① 尿蛋白、潜血开始减少;" \/ S- e' O1 [, L, _
② 尿肌酐开始增加;% H1 ~! }5 g6 [ E5 [* R
③肾性高血压,逐步得到缓解;6 \3 F/ ^2 V, B; k% q: ~5 S; y( N
④全身中毒症状缓解,如乏力减轻,呕吐消失、食欲增加、开始出汗等;
' a0 E- h, [; i! @2 J) T0 a& H& t1 X ⑤尿量开始增多,尿的颜色与混浊度以及气味会发生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