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肌酐分为血清肌酐和尿肌酐 血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88.4—1 76.8μmoI/L。 尿肌酐 :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肌酐。 [参考值]8.4—1 3.25mmol/24小时尿 </P> E, _3 E1 ]# q; X2 O: t
<P><B>血肌酐</B> </P>, o; j' P" j- m/ J/ g$ f$ E
<P>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那么肌酐是怎么一回事呢?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9向。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j、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血浆肌酐的正常上限值为100微摩尔/升左右。 </P>8 F& p/ H; q7 ?: n% |, G
<P><B>尿肌酐(Cr)</B> </P>" l* Q$ ? ?- q
<P>正常范围 男性5.3~16mmol/d; 女性7~18mmol/d。 检查介绍 本试验测定血液经肾滤过排出的肌酐含量。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评价肾功能很少有帮助,但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 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分子式(Formula): C4H7N3O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113.1 CAS No.: 60-27-5</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