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透析(包括血透和腹透)患者都有钙磷代谢紊乱及骨病,称为肾性骨病或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引起肾性骨病的原因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钙、磷代谢紊乱(低钙、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继发性甲关旁腺功能亢进、铝中毒和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等。/ L. o" x6 I! G/ \; N
& o. S0 l' J# S/ B+ j. C9 P3 [- i 在治疗透析患者骨病之前,必须弄清楚其患哪种类型的骨病,对不同类型的骨病,治疗方法不同。- y0 ~! q% t; H6 [( ^
7 Y" _# d* {2 | |% ]6 i! c
透析患者骨病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y' r* x! X" ?" J; j
⒈高运转骨病:这种类型骨病最多见,主要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所致,故又称甲旁亢骨病。组织学表现为纤维性骨炎。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及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升高。 ) \; v4 B1 h3 l3 k ⒉低运转性骨病:包括骨软化、再生不良骨病、铝性骨病,骨软化及再生不良骨病患者的特点是血PTH和维生素D水平低,铝性骨病者同时有高铝血症(血铝>100μg/L)。低运转性骨病多见于老年、糖尿病和腹膜透析患者。 % T( N0 i4 Z7 @! x0 f" h% w0 z ⒊混合性骨病:指患者同时患者高运转和低运转性骨病,如患者既有继发性甲旁亢骨病又有骨软化骨病等,其特点为血PTH和AKP皆升高。但升高的程度往往不如甲旁亢骨高。⒋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性骨病:这种类型骨病相对少见,多见于长期透析(往往在5-10年以上)患者,血β2微球蛋白升高。 ' s& D) a4 Y+ P) L# L7 z. @. ~4 Q z. t
透析患者骨病的治疗包括以下几方面: / y4 Q* x1 ?" S" G 1. 减少磷潴留,纠正高磷血症; d$ ~* a; m% _
⑴限制磷摄入量约600-800mg/日 7 }* E2 {6 M+ U! m, n0 P' }% J ⑵餐中应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x" w; V" v ^2 v* c; E4 D 2. 补充钙剂,纠正低钙血症 / w) P; P4 V6 \. f! | 一般地补钙量应为1000-2000mg/日,可选用碳酸钙、醋酸钙、葡萄糖酸钙等钙剂。需 4 P! S; W0 x9 q- B7 O 注意:⑴补钙前控制血磷在5.5mg/dl以下或钙磷乘积小于55(mg/dl)2; . F7 |0 v3 n- ?5 o# T* S6 g( {( ^$ o ⑵使血钙维持在8.5-10.8mg/dl; : `/ g: v8 i- ~/ A ⑶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如血钙>11.0mg/dl,则需停用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