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4|回复: 3

[保健] 秋天朝哪个方位睡能防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4 21: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重睡眠可养生
- Y( ^( ]7 h# E5 e1 W; U6 \6 V9 I/ g: n* r9 j
  “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所以,掌握睡眠养生要领,便可踏上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 4 L8 t( J% r; M4 _' z1 I0 x& |

3 Q4 O9 G, u: |$ D5 p8 h: D  中医向来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人体不仅要维持体内循环和谐,还要注意与自然界外部环境的和谐。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副主任陈秀华指出,随着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四季的变化,人体必然与之相适应,故有“四时养生”之说。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渐趋收敛、闭藏,此时起居作息要更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强调睡眠养生正当其时。! W3 t% Q0 S- O4 d6 K0 p: t2 N
0 W6 s, z' B5 b$ c& I% c6 I
  “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7 _: H6 y6 l6 G! B
- D; F; ~& B5 {5 Q$ T
  关于睡觉的方位,有不同的说法,令人困惑。有研究指出,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而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却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改变。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这就是考虑到“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的缘故,因中医的五季与五方相应,有春东、夏南、长夏中、秋西、冬北之说,因此睡眠的方位也与当时节气相应。 ) d# N' I* `( ~' i& k

2 f0 {1 U2 [1 Z: G2 `  陈秀华副教授指出,尽管这些理论都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受房屋朝向和家居布局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市民其实不必太过拘泥于这些理论,而导致不必要的担心。反而建议大家,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入睡前应“安神定志”、饮热牛奶或蜂皇浆,或用温水沐足,最好能辅以足底按摩等,以利“心肾相交”……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睡眠质量有更明显效果。 ( Z- y- Q; q8 K2 Q$ {9 D% u$ _

/ Y2 p6 o; u0 v. w+ K0 Q; o3 q  药膳调理睡眠障碍
, y+ t( N' X, \: A
! c( r: D7 U" G2 e! k: _% {' B  失眠、多梦、浅睡、易醒,相信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都市人最熟悉的困扰。这些睡眠障碍,属于中医理论“不寐”、“郁病”、“虚劳”、“心悸”等范畴,与多种疾病相关,会引起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如郁病多与西医的抑郁症、焦虑症或更年期综合征相关,年老体虚或久病重症而致“虚劳”也会影响睡眠;因消化功能紊乱而造成的睡眠障碍,正与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相符;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心悸、气促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也会影响睡眠。
发表于 2009-5-28 19: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薄虔贯在《保生要录》中说:“凡卧,自立春至立秋前,欲东其首;立秋后至立春前,欲西其首。”  g* ^% c( J9 r9 B; n) q  `5 r& @
陈秀华副教授指出,尽管这些理论都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受房屋朝向和家居布局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市民其实不必太过拘泥于这些理论,而导致不必要的担心。反而建议大家,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入睡前应“安神定志”——我认为这是更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21: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7-4 17:41 , Processed in 0.0378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