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三肾网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新农合难解农民看病难 医疗资源配置还需动手术

2009-4-7 07:11| 发布者: 宋3| 查看: 245| 评论: 0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不足、人员短缺,仍然在制造新的看病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3年推行到现在,全国参加人数已经达到了8.14亿,覆盖全国91.5%的农村人口,而在安徽省无为县,这个比例更高达95%,前面我们看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看病的经济压力,但是对患了大病重病的农民来说,当前的报销比例还太低,报销总额还太少,负担仍然很大,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两会期间透露,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有一个大提升,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将提高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6倍,那么,农村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又是否能适应这场变局呢?

不到早上7点,当记者来到无为县人民医院时,挂号窗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患者家属:“牛埠镇那边过来的。”

记者:“牛埠镇离这多远?”

患者家属:“一个多小时。”

患者:“我从赫店镇来的。”

记者:“离这多远呢?”

患者:“20几里。”

记者:“你是哪不舒服呢?”

患者:“眼睛不舒服。”

来到门诊大楼,这里也已经是人头攒动,医生被前来问诊的病人团团围住。在办理出入院手续的窗口,记者看到这位患者家属手拿单据,正在焦急的等待。

为县高沟镇新沟社区上游村民组刘永福:“我这有个哥哥哑巴是,70岁了,屁股骨折。”

刘永福告诉记者,他的哥哥无儿无女,是位孤寡老人,两天前不小心摔了一跤,他急忙把哥哥送到了镇上的卫生院。

刘永福:“昨天下午带他去了拍的片子,片子拍出来以后,它那里说没办法治的,所以只能到县医院来。”

刘永福没有想到,赶了四十多里路,把哥哥送进了县医院,却只能这样被安排在医院的走廊上。

刘永福:“那没办法想,那里头都住满了。”

感觉到了刘永福的无奈,为了看看医院是否真的床位紧张,记者决定在住院部里走访一圈,结果发现住院部的每一层都像这样:走廊两边放满了临时增加的床位,走廊中间的通道,勉强可以让前来护理的医护人员通过,由于空间紧张,患者家属们只能靠在病床边上照顾病人,到了夜里也根本没有可以栖身的地方。

记者:“她是哪不舒服呢?”

患者家属:“她就是胃肠,到现在看才知道她是慢性胃炎,盆腔炎。”

记者:“咱们那有乡镇医院吗?”

患者家属:“乡镇有。”

记者:“那为什么不在那看呢?”

患者家属:“那边查过,没查到什么玩意,才过来查的。”

患者:“我是百胜镇的。”

记者:“住了多久了?”

患者:“今天早上才来的。”

记者:“为什么不去当地的乡镇医院呢?”

患者:“平时的这个医院都没有人。”

在护士工作台上堆放着几百个输液袋,护士长董晓玲告诉记者,自从2007年新农合在无为县推行以来,工作量就突然加大了,现在她们一个科室的每天的输液量就超过了600人次。

无为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护士长董晓玲:“新农合是07年大概差不多,从新农合开始那里开始,病人增多,后面人也跟不上那个速度了,我们更忙了,你看我长好多白头发了,压力大,确确实实压力大。”

无为县卫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的住院人次不到2万,2007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住院人次增加为2.7万,到2008年上升到了超过四万人次;而无为县140万的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120万,可以说增长的部分基本上来自农民,在无为县人民医院,院长李花江告诉记者,医院的床位只有365张,而现在住院的病人却超过600位,床位不足只能加床,春节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时,床位还要更紧张,面对这种现状,李花江说出了他的担忧。

无为县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李花江:“条件还是不行,一个遇到危重病人抢救就没有办法抢救,我们走廊里面没有中心,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抢救器材设施的话,还有从其他地方往这里放,很不方便,所以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感到很担心。”

李花江告诉记者,面对着越来越多来自农村的患者,他们也曾劝说患者对于一些常见病、慢性病能尽量选择就近的乡镇医院进行医治,但收效不大,而采访时,刘永福也倾诉了他的苦衷,他的儿子在外工作、女儿还在上学,老伴的身体不好,家里还有大量的农活需要操持,而哥哥这一住院,至少需要20天,如果镇上的医院能治哥哥的病就会少很多麻烦。

最新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7-4 10:51 , Processed in 0.0389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